首页 » 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 » 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全文在线阅读

《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选择不到合适职业,从众心理你有吗?

关灯直达底部

大学毕业后,马上就会加入求职大军,“投简历—面试—上岗”似乎是职业人必然的行为。很显然,我们在求职过程中有这样的心理:只要待遇好的单位,往往不加思考,也不考虑行业前景就投出简历,面试过了就上岗,上岗之后就按照岗位要求工作。你要是问他们为什么这样随便,他们会说:“这有什么讲究吗?待遇好,大家都想进呀。”这是典型的“从众心理”,这往往让人选择不到合适自己的职业。

求职应该考虑到个人因素,尤其是性格和兴趣对职业选择的影响很大。不同的职业岗位有不同的性格要求,虽然每个人的性格都不能百分之百地适合某项职业,但在求职之前,我们一定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来培养、发展相应的职业性格。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企业而言,性格决定一个人工作岗位适合与否和能否达到工作业绩,从某种程度上说,性格决定着个人事业能否获得成功。那种随大流找工作的方式,往往不会让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我们在求职时应该多一些对职业的思考,而不是盲目地跟着别人。我们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第一份好工作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和思考,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规划自己的职业,逐渐成长为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人。

程红大学毕业了,和很多同学一样,走出校门,就面临就业问题。同学们纷纷投入了发简历、实习、找工作的行动。

看着昔日朝气蓬发的同学为了投简历、面试而焦头烂额、绞尽脑汁,她萌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但是做什么呢?

有一天,她想买杯奶茶喝,但发现学校里的奶茶店并不多,喝不到奶茶的程红从中嗅出了商机。于是经过周密的考察之后,她决定自己创业,她先到品牌奶茶店打工学艺,学习卖奶茶的经验,半年之后,她回到学校,租下了几十平方米的店面,通过精心设计,一家时尚前卫,口味各异的奶茶店开张了。

因为自己就是这个大学毕业的,所以她更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喜好,她办理学生卡,定期推出“每周特价奶茶”,给予一定幅度的优惠等,她还在店内设计了小茶座,给老师和学生在课后沟通提供一个场所。

就这样,程红的店在校园越来越受欢迎,而且,靠着这种成功的经验,程红还逐渐往邻校发展。经过短短一年的时间,当其他同学还在专业和入职的矛盾中选择的时候,程红已经发挥自己的优势,开了好几家奶茶店。当其他同学还在为生计奔波的时候,程红已经是一个为事业而奋斗的老板了。

程红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发简历、实习……而是对自己的职业多了一份思考。正是摆脱了那种“从众心理”,才使得她独辟蹊径,成为了职场的典范。

其实,每个人的特点各有不同,爱好什么,擅长什么,这些都是一个人决定职业走向的重要参考。选择职业,就像买衣服,只有适合自己的身体穿起来才漂亮。

江明宇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学的是企业管理专业,但他一直对证券投资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大学三年级开始经常参加证券公司主办的各种投资游戏,还曾获过奖。江明宇打算大学毕业后找一份与证券相关的工作。

但是,江明宇并没有如愿,毕业后,在父亲的要求下,他进了一家收入不菲的通信公司工作。但是江明宇对这份工作没有任何兴趣,在通信公司工作,江明宇的主要精力和兴趣一直集中在证券上,三四年后实在是熬不下去了,最终他辞去工作。

父亲没有办法,只有让他进了一家投资咨询公司负责基金管理。几年之后,江明宇成了这家投资咨询公司的高层,薪水是在通信公司时的十几倍。

很多人求职的时侯常常会感到郁闷:除了少数几个运气好的人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和公司之外,大部分人会面临岔路口的选择,要么选择工作要么选择公司。根据选择的不同,他们的未来也会有天壤之别。殊不知,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了“从众心理”。所以说,要选择一份好工作,应该摈弃“从众心理”,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虽然市场中有很多的行业可以选择,然而,只有做自己最适合的才是最愉快的,也才是最容易做好的。

你的行为是心理的反应,心理状态决定你的行为结果。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对于刚刚步入职场的人而言,在找工作前一定要替自己作好职业的心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