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变态心理学 » 变态心理学全文在线阅读

《变态心理学》12.4.2 品行障碍和对立违抗障碍

关灯直达底部

除了ADHD,另外两种破坏性行为障碍是品行障碍和对立违抗障碍。尽管被认为是不同的障碍,这两种疾病都具有不正常的甚至有的时候是违法的行为特点。它们是最难治疗的障碍之一,也是儿童被带到心理健康诊所(Loeber et al.,2000)以及经常导致他们被监禁在少年司法部门中的最常见原因。

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见“DSM-IV-TR:品行障碍”)是很严重的障碍,是持续反复的侵犯他人基本权利或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模式。行为表现分为4类:攻击人或动物、破坏财物、欺诈或盗窃和严重的违背规则。

第一类,攻击人或动物,包括广为人知的欺凌行为——直接恐吓或威胁别人,诸如打架、偷盗或者强迫进行性行为。这样的孩子对别人和动物都很残忍。第二类是破坏财物,诸如破坏公物或纵火。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种行为模式——并非像兄弟姐妹打架那样只出现一次的孤立财物破坏事件。第三类是欺诈或偷窃,包括如闯入别人家里或车里、撒谎、非面对的偷窃——装作顾客行窃或伪装行窃。第四类是严重的违背规则,例如违背父母制定的外出时刻表,整晚不回家和逃学。

患有品行障碍的孩子通常做诸如破坏公物、偷窃和毁坏他人财物等行为。

DSM-IV-TR 品行障碍

一贯的、无处不在的忽视他人权利或违反适合其年龄的主要行为常模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包括攻击他人或动物、毁坏财物、欺骗或盗窃和严重违反规则。

资料来源:Adap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Text Revision,Fourth Edition,(Copyright 2000).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SM-IV-TR 对立违抗障碍

一种消极的、敌对的或对抗的行为模式,如情绪失控、与成年人争吵、抵制或拒绝成年人要求、惹恼他人、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责怪他人、容易恼怒、生气和愤怒、怀恨和报复。

资料来源:Adap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Text Revision,Fourth Edition,(Copyright 2000).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塞西莉今年8岁。她妈妈说她有“行为问题”。具体而言,塞西莉经常失控发脾气,特别当不让她按自己的意愿做事的时候。当父母要求她做一些事情时,她不会有身体攻击但会与父母争吵,并且基本不会服从他们的命令。除非父母给她10美元,否则她拒绝打扫自己的房间。她故意戏弄弟弟,当弟弟哭时,她在一旁笑。妈妈说她心怀恶意。她姐姐在工艺模型比赛中获奖,把奖杯拿回家的第二天,发现它被摔成两半并且工艺模型也被损坏了。当妈妈质问塞西莉时,她推卸责任到她只有1岁的弟弟身上。

塞西莉的行为具有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的特点,是另一种破坏性行为障碍。然而这些行为部分是在任何一个年纪出现时都是不恰当的品行障碍(纵火、持械抢劫、残忍对待他人或动物),部分是必须在一个发展视角中考虑的对立违抗障碍。例如,两岁的小孩发脾气是很正常的。但塞西莉不是一个两岁的孩子,并且她发脾气不像小孩子遇到挫折那样简单。另外,一次发脾气并不足以下对立违抗障碍的诊断。这个诊断必须包括一个反复的或者持续的消极、敌视、反抗的行为模式。

ODD平均发病年龄是8岁(APA,2000),它总是在青春早期以前就出现。不像ADHD和品行障碍中的破坏行为那样发生在很多场合,ODD只在家里行为消极。因为这些障碍的核心行为都具有对抗人类和社会的消极行为模式,所以在本章剩余部分里,我们将把它们放在一起加以审视。

很多患有ODD和品行障碍的儿童还患有其他障碍并表现出一些相关联的消极结果。在ODD男孩中同时有ADHD很常见的(Hinshaw,1994)。在ODD女孩中常同时出现的包括焦虑障碍和心境障碍,患有品行障碍和抑郁症的女孩有更大的自杀行为危险(Keenan et al.,1999)。物质滥用是患有行为障碍的儿童中很常见的问题(Keenan et al.,1999;Loeber et al.,2000)。对于女孩来讲,品行障碍也和早孕相关(Keenan et al.,1999)。一些ODD或者品行障碍的儿童成年后会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品行障碍和ODD的患病率在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阶级要高,在最差市中心附近的儿童当中也更高一些(Loeber et al.,2000)。男孩比女孩更可能被诊断为ODD(13.4%对9.1%,16岁前;Costello et al.,2003)。在社区中,品行障碍在男孩(14.1%)中比在女孩(3.8%;Costello et al.,2003)中更普遍,然而这个比例在临床上则更接近一些。最初,女孩的品行障碍很少被研究,因为极少有女孩参与到打架行为中去。然而,现在已清楚女孩会参与关系性攻击,包括疏远同伴、排斥他人、操纵社交网络、传播诽谤性谣言和人格诽谤(Ehrenssaft,2005;Keenan et al.,1999)。当身体攻击行为发生的时候,男孩以陌生人为目标而女孩以家人或亲密伙伴为目标(Ehrensaft,2005)。

很少像男生那样进行身体攻击,有品行障碍的女生通常会进行关系性攻击,诸如戏弄、孤立其他女生。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些心理健康医生质疑学龄前儿童是否能被诊断为ODD或品行障碍。学龄前儿童并不能接触到刀具或枪具,但是他们可以用棍子或者石头作为武器(Keenan&Wakschlag,2002)。同样,大一点的儿童可能会偷车,而学龄前儿童可能会偷糖果。ODD和品行障碍的部分行为在青少年过渡到成年的时候可能会再一次发生变化,这时候的诊断就是反社会人格障碍(见第11章)。显然,破坏性行为障碍存在于每个年龄段,即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的表现也会各不相同。

1.病原学

关于ODD的产生原因我们知之甚少,因为事实上所有遗传学、神经解剖学和神经化学研究都集中在品行障碍上。有一些证据表明品行障碍和成人的反社会人格障碍之间存在一定的家族性关系,但是迄今为止遗传学研究并没有提供具体的线索(Burke et al,2002)。潜在的环境因素包括产前因素如胎儿期母亲吸烟或物质滥用、难孕难产,产后环境毒素如铅暴露。父母精神障碍、养育行为恶劣、虐待孩子、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与品行障碍和ODD有关系,但是将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确定为破坏性障碍的重要患病因素都是不可能的(Burke et al.,2002)。

2.治疗

大多数心理健康医生都同意社会心理干预应该是治疗的首要选择。药物,尤其是当单独使用时,在治疗品行障碍和ODD的核心症状时都很不成功(Bassarath,2003)(见“研究热点:儿童中精神科药物的使用”)。对于患有品行障碍和ODD的儿童几乎没有对照治疗实验研究,只患有一种障碍的儿童样本也很少。然而,尽管有这些限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减少了品行障碍和ODD儿童的攻击症状(Bassarath,2003;Pandina et al.,2006)。

研究热点 儿童中精神科药物的使用

精神科药物是制药公司产量最大的药品之一。大多数药品都经过了严格的开发阶段,并且数据都是在有对照组的试验条件下收集的,本书中描述的那些药品就是这样。有些研究检验人们能承受的药量以决定最有效的剂量。之后,药物还要与安慰剂做药效对比。在很多情况下,药物试验用成年样本。如果被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话,即使没在儿童身上做过试验,药物也可以给儿童服用。

在过去的20年里,越来越多的具有行为或情绪障碍的儿童被开了药物处方。在1987~1996年之间,用于年轻人的精神科药物用药总量增加了两三倍。到1996年,这些药物出现在儿童处方的情况与成人一样(Magno-Zito et al.,2003)。尽管来自儿童研究的临床数据很少,这种情况依然在显著增长。更麻烦的是,在1991~1995年间,给学龄前儿童开药物处方的情况也在急剧增加(Magno-Zito et al.,2000)。而这些药物很少或几乎没有做学龄前儿童样本的临床试验。一些儿童服用两种或更多的药物,药物治疗的实证数据几乎都是来自个案报告或小的、非盲试验(Safer et al.,2003)。因此这些药效很强的药物在没有任何实验数据或即使有也非常少的数据证明它们的有效性时,就给儿童服用了。

1997年,食品和药物部门提出,假如一个制药公司能提供关于儿科的药物数据,就会给这个公司延长6个月的专利期。最近,《儿科研究公平法》(2003)授权FDA开展关于儿童的制药研究(Magno-Zito et al.,2004)。希望这部法律能够鼓励制药厂和独立的研究者进行关于儿童的研究,这项研究将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和非常必要的有关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数据。

对于品行障碍和ODD儿童的一种有效行为治疗是父母管理训练(Patterson&Gullion,1968),这种方法在上述ADHD治疗那一部分描述过(行为的家长训练)。对于品行障碍和ODD,父母管理训练比常规治疗或不治疗更有效(Brestan&Eyberg 1998;Farmer et al.,2002;van den Wiel et al.,2002;Web-ster-Stratton et al.,1988)。特别是对青春前期儿童更加有效,与常规治疗或不治疗相比它更能减少犯罪行为、减少在收容机构的时间、减少品行不端的自我报告(Woolfenden et al.,2002)。

有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针对品行障碍和ODD的干预,被称为多系统疗法(MST),是一种强化的个案管理治疗方法(Henggeler et al.,1998)。MST包括诊所、家庭、学校干预——任何需要的地方都能进行这种干预治疗。治疗的选择是灵活的——个体治疗、家庭治疗及增进家庭功能的社会工作干预,并且治疗师在需要提供服务的时候是“随叫随到”的。MST主要提供给青少年,它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不仅能减少品行障碍的症状,也能减少青少年在医院和少年司法部门的监禁(Henggleler et al.,1999)。

小节回顾:

·ADHD有各种各样的症状和错综复杂的病因。这种障碍造成生活很多方面的重大功能损害。

·ADHD曾经被认为是一种只发生在儿童身上的症状,现在已经知道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延续到青春期和成年。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对于这种障碍的治疗都很有效。

·品行障碍和ODD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行为不端”的障碍,包括如不听话、没有任何原因的撒谎、逃学和其他品行不端行为。一些患有ODD的儿童在青春期可能会发展成品行障碍。品行障碍也存在于女孩当中,但是,如果临床医生不去找关系性的证据而去找身体的、攻击性的证据的话,女孩的品性障碍有时就会被忽略。

·ODD和品行障碍的原因尚不确定并且很复杂。治疗同样地也必须是多层面的。

应用题 在你的变态心理学课上你的一个朋友认为他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但是他小的时候从来没被评估或诊断过。他怎么找实证证据说明他小时候患有这种障碍呢?诊断的必要条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