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远古外星人:如果我们并非地球的主人,他们会回来吗? » 远古外星人:如果我们并非地球的主人,他们会回来吗?全文在线阅读

《远古外星人:如果我们并非地球的主人,他们会回来吗?》第三章 关于神和人

关灯直达底部

新教主教詹姆斯•厄谢尔(James Ussher)想要呈现精确的《圣经》故事。他认为最佳方式就是确定上帝创造天地的具体日期。他钻研了成千上万本各种语言的古书和古手稿。到他去世前,他有了一个收藏了1万多本书籍的图书室。在经过了大量研究之后,厄谢尔写道:“最初上帝创造天与地是在儒略纪元1(Julian)710年10月23日前一晚开始的。”换算成我们的历法,也就是公元前4004年。

其他人则认为,《圣经》中藏有一套密码或是几套密码。通过字母选择,就能拼写出某些单词和短语。例如,挑选《创世记》中每第50个字母就能拼写出希伯来语的“圣经”。迈克尔•卓思宁(Michael Drosnin)在其著作《圣经密码》(The Bible Code)中提出了这种方法。他还在书中指出如何成功利用计算机来检索《圣经》。

卓思宁指出,这些序列是绝对不可能被偶然创造的。他证明了这套密码的有效性,证明了这套密码所述的过往之事的确发生过,并对未来做了一系列推测——不过这些对未来的推测则被证明没那么精确。

在成百上千个去《圣经》中寻找答案的人中,厄谢尔和卓思宁只不过是其中的两个而已。即使众所周知,《圣经》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一系列的翻译中被改变,他们还是认为《圣经》绝对可靠,常常把它称为上帝的杰作。首次提出远古外星人问题之时,人们就在《圣经》中去寻找证据,同“上帝”所进行的一些偶然接触事件,实际上是同第三类人的亲密接触。

 

10.以西结的飞船

远古外星人支持者们在《圣经》中找到了证据表明,不同寻常之事正在发生。约拿2(Jonah)和鲸之间的故事就是《圣经》中较为有名的“神话故事”。在该故事中,约拿被一只鲸吞噬了,但却活过来讲了这个故事。虽然这种生物被普遍认为是鲸,但其明确写到是“大鱼”。在《圣经•约拿书》(Jonah)2∶6中讲述了约拿如何在其肚子中走动、呼吸,他甚至在该生物肚子里看到了“山底”。这样的描述说明这根本就不是一种生物。

还有所多玛和蛾摩拉(Gomorrah)的故事。这两座城市的具体位置已无从考证,但是人们认为它们就在死海3(Dead Sea)南端,以色列和约旦之间。《创世记》第19章记载,两座城市的居民极为邪恶,上帝降了火雨和硫磺消灭他们,只有罗得和他的家人幸免于难。他们事先得到了警告,这样他们就提前离开了该城。在毁灭该城的前一晚,两位天使拜访了罗得,告诉他即将发生的毁灭性灾难。天使告诉罗得往山上逃,他和他的家人在山上会很安全。天使还警告他们在逃亡过程中不能回头看。但是,罗得的妻子还是回头看了,结果她就被变成了一根盐柱。第二天,罗得看到了曾经屹立着两座城市的土地,说:“为何,从这片土地上升起的滚滚浓烟就像窖中产生的一般。”马特斯特•M.阿格雷斯特(Matest M.Agrest)出生在俄罗斯,是一位人种学家和数学家,他获得了列宁格勒大学(University of Leningrad)哲学博士学位。在他看来,所多玛和蛾摩拉是被核爆炸毁灭的。

那《列王纪》4下(2 Kings)2∶11中的描述又作何解释呢?“一切就这样发生了,他们正走着说话,忽有火车火马将二人隔开,以利亚5(Elijah)就乘旋风升天去了。”以利沙6(Elisha)被留在了后面,这对于以利沙而言显然是一次极为痛苦的经历,以利沙从此再也未见到过以利亚!在现代的不明飞行物事件中,专家们会把它列为不明飞行物绑架事件,人类被外星生命带走。中世纪的民俗学家也会把它列为绑架事件,不过是被绑架去了一个仙境。那谁是绑架者呢?上帝?仙子?外星人?

在《以西结书》的开篇章节有一处神秘的描写,讲述了先知和“上帝”之间的亲密接触。

 

4 我观看,见狂风从北方刮来,随着有一朵包括闪烁火的大云,周围有光辉。从其中的火内发出好像光耀的精金。

5 又从其中显出四个活物的形像来。他们的形状是这样,有人的形像,

6 各有四个脸面,四个翅膀。

7 他们的腿是直的,脚掌好像牛犊之蹄,都灿烂如光明的铜。

8 在四面的翅膀以下有人的手。这四个活物的脸和翅膀乃是这样,

9 翅膀彼此相接,行走并不转身,俱各直往前行。

10 至于脸的形像,前面各有人的脸,右面各有狮子的脸,左面各有牛的脸,后面各有鹰的脸。

11 各展开上边的两个翅膀相接,各以下边的两个翅膀遮体。

12 他们俱各直往前行。灵往哪里去,他们就往那里去,行走并不转身。

13 至于四活物的形像,就如烧着火炭的形状,又如火把的形状。火在四活物中间上去下来,这火有光辉,从火中发出闪电。

14 这活物往来奔走,好像电光一闪。

15 我正观看活物的时候,见活物的脸旁各有一轮在地上。

16 轮的形状和颜色(原文作作法)好像水苍玉。四轮都是一个样式,形状和作法好像轮中套轮。

 

这种幻象之物是以西结在22年中(约公元前593年-前571年)的7种所见之物中的一种。大约在公元前597年,以西结被尼布甲尼撒国王(King Nebuchadnezzar)流放到巴比伦,那时以西结约25岁。他生活在迦勒底(Chaldea)迦巴鲁河边(River of Chebar)提勒亚毕(Tel-Abib)的一个村子里,成为了耶路撒冷(Jerusalem)一家寺庙里的祭司。以西结的所有所见之物均发生在他被流放的那段时间。第一种所见之物大约出现在他35岁的时候。

以西结在他的幻象中所见到的东西目前仍是一个谜。占星学家们提出,这种幻象可以看作是黄道带,提到的轮子支持了他们的看法。人类的脸、狮子的脸、牛的脸、鹰的脸被解释为同黄道带固定的符号相关联的东西。但是旋风或是闪电又作何解释呢?它们显然不是黄道带的典型特征。正是这些事物的细节之处给了埃利希•冯•丹尼肯灵感,激励他在书中把以西结的故事作为《圣经》中可能的与外星人接触的证据。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名工程师约瑟夫•布拉里奇(Josef Blumrich)在位于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市(Huntsville,Alabama)的马歇尔航天中心(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工作期间,曾得到一本《众神之车》。他决定利用自己40年的航空航天工程知识来解释冯•丹尼肯是如何犯错的。这些知识包括在太空实验室和航天飞机方面的知识——因为显而易见的是,这位瑞士酒店经理没有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尽是胡言乱语。”布拉里奇写道:“就我所收集到的冯•丹尼肯所提供的大量资料来看,我读到了对以西结幻象之物的技术特征的描写。可以说,我有权加入此方面的对话,因为我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就是从事航空器和火箭的设计和建造的。我把《圣经》从头到尾仔细读了一遍,我敢肯定,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能驳倒丹尼肯。”

看来事情并未按照那样的方式发展。仅阅读了第1章之后,布拉里奇就开始改变想法。

在其1973年的著作《以西结的飞船》(The Spaceship of Ezekiel)中,布拉里奇描述了飞船主体的形状构造,它极像盛冰激凌的锥形杯:“它是一个很宽的圆锥,里面有一些曲线,主体由4个直升机装置承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兰利研究中心(Langley Research Center)位于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市(Norfolk, Virginia)。1964年,兰利研究中心的一位工程师罗杰•安德森(Roger Anderson)设计了一个具有类似构造的运载工具。安德森应邀设计一种能够进入行星大气层的运载工具,于是就绘制了这种飞船的草图。

他所完成的是一系列技术图纸,这表明以西结的确看到过飞船。布拉里奇得出结论,以西结描述的飞船借助当今技术是能够建造出来的,其形状极像“双子星座号宇宙飞船”或“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然后增加了类似直升机上的装置来控制飞行。从他对《以西结书》的理解来看,布拉里奇认为,以西结在这种飞船中飞行了至少3次。

以西结第3次和第4次遇到外星生命之间间隔了20年。在第4次相遇中,他被带到了一座神庙里。绝大多数评论者认为,该神庙就是位于耶路撒冷的“所罗门神庙”(Temple of Solomon)。以西结显然对该神庙非常熟悉,但他在幻象中却未能认出该神庙来。而且,对该神庙所处位置的细节描述同耶路撒冷的地理位置也并不相符。许多人认为,以西结实际上是被带到了一个被称为“查文•德•万塔尔”(Chavin de Huantar)的地方。这个地方位于秘鲁北部,其面积和地理位置同以西结的描述一致。冯•丹尼肯也认同这种观点。当然,最重要的是,以西结被带到了哪里无所谓,他有可能同未知的飞行员一起去才是关键所在。

对远古外星人问题而言同样重要的是,以西结记下了幻象中神庙的许多精确测量数据。德国工程师汉斯•赫伯特•贝尔(Hans Herbert Beier)参考这些数据,制作了一个精致模型。把布拉里奇的成果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他得出结论,该神庙纯粹是一个工艺构造,能够容纳飞船以便进行维护工作。他认为,正是在“神庙”中对飞船的核反应堆进行维护工作的。他还提到了以西结对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的描述以及给飞船替换燃料过程的描述。

历史学家沃尔特•韦伯(Walter Webb)对以西结的幻象进行了现代阐释。他如是描述:“它是一种自由的、想象中的阐释,同样只是纯粹的猜测而已。”他所读到的故事如下:约在公元前593年,以西结坐在迦巴鲁(Chebar)河边,看到北边冒出来一团琥珀色的明亮云团,如同火焰一般。云团越来越近,他看到4个碟状的物体,他把它们称为“轮子”,至少有一个物体降落在以西结的身边。4个像人一样的生物从飞船中走出来,每个似乎都有2对“翅膀”,翅膀上绑着一个装置。这些装置让这些生物能够快速移动(“这些活的生物离开时,一道闪电又会再次出现”)。以西结描述,“当他们走动的时候,我听到其翅膀发出响声,就像是水流的声音”,这表明翅膀上装有某种装置。他看到飞船上有一个王座——囊括飞行员座椅的一种圆顶状的结构?——里面坐着一个“像人的生物”。以西结感到非常害怕,因此栽了跟头。飞船中传出一个声音,叫他站起来。然后他就被带上了飞船,听到“轮子的声音……以及急速行进的声音”。他被带到了提勒亚毕,他的被流放的同胞们就生活在那里。他“惊恐地同他们在那里生活了7天”。

有些科学家认为以西结的“幻象”可能是颞叶癫痫病所引起的。以西结的“幻象”可能是真实的吗?这正是科学人士布拉里奇所得出的结论。他绝对相信,以西结的经历在身体上绝对是真实的:他被带上一艘飞船,他在幻象中所描述的是技术细节,我们只能认为它们是正确的,因为在20世纪下半叶,我们拥有了合适的体系——建造飞船的能力。

 

11.巨人和混血儿

至少就不同寻常的目击事件而言,《圣经》中最耐人寻味的事例之一来自《创世记》第6章中的描述。在这一章提到了“巨人”,这些“巨人”显然不是人类,却莫名其妙地能同人类的女子交配。

 

1 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人类开始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生育了女儿们。

2 上帝之子们看到人类的女儿们非常漂亮,就把她们选做妻子。

3 上帝说:“我的灵气不会一直伴随人类,因为他们是血肉之躯,不过他们的寿命可达120年。”

4 那时地球上生活着巨人(拿非利人),那之后,上帝之子们来到地球,同人类的女儿们交配,繁衍后代,他们成为强大的人类,就是很久以前有名望的贵族。

 

正是这段话让西琴踏上了探索之旅。当然它也的确是《圣经》中最神秘的段落之一。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圣经》指出,那时候地球上生活着巨人,也是在那时候,“上帝之子”见到了“人类的女儿”,并繁育了后代。这清楚明白地说明,这是两个物种间的一次结合,“上帝之子”显然不是人类,但莫名其妙地却能同人类繁育后代。

“Nephilim”(拿非利人)有时也翻译成“巨人”,有时又译成“堕落的”,因此也被认为是堕落天使。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路西法(Lucifer)反抗上帝之后,上帝允许他去地球,有许多天使追随他一起到了地球。在大洪水毁灭地球之前,拿非利人生活在地球上。有一种解释指出,上帝发起大洪水旨在毁灭地球上的拿非利人以及“上帝之子”同人类繁衍的混血生命。但是《圣经》则指出,拿非利人在大洪水之后依然存在于地球之上。希腊文《旧约》中把拿非利人翻译成“巨人”。在书中,拿非利人被译成“gegantes”,他们看起来像巨人,但实际上却是泰坦人7(Titans)。泰坦人是众神和人类结合的强大的超自然后代,这绝非偶然。

“上帝之子”同“人类之女”结合的故事的确并非希伯来《圣经》所独有。希腊神话中还有成百上千个类似的故事,天上的神疯狂地爱上人类的女儿。希腊众神之王宙斯(Zeus)结了6次婚,同凡人女子有许多恋情,这包括同塞默勒(Semele)结合生下了狄俄尼索斯(Dionysus)。宙斯同另一个凡人女子阿尔克默涅(Alcmene)结合生下了赫拉克勒斯(Hercules)。据奥维德8(Ovid)的著作《变形记》(Metamorphoses)所述,阿尔克默涅生下赫拉克勒斯用了7天时间,生这样一个巨婴让她受尽了折磨。

希腊神话通常被认为含有寓意,而《圣经》通常被用来进行原意的阐释。译为“堕落的”拿非利人被认为是希腊的看守天使(Grigori),即《以诺书》中提到的“观察者”,这让学者们认为拿非利人/观察者/看守天使/上帝之子就是堕落天使。他们是地球之外的生命,他们同上帝争吵之后,来到地球生活(名义上是上帝的某种生命,但他们不是上帝)。

对这段的解释还有其它版本。例如,圣•奥古斯丁9(St. Augustine)在4世纪时抓住的某种人。这些解释指出,“上帝之子”指的是赛特(Seth)族系,而“人类之女”指的是该隐(Cain)族系——圣经中的两位族长。其他人还把“上帝之子”解释为祭司——为上帝效劳的人类。

《圣经》的其它部分还指出,地球上的确生活着巨人。《创世记》第14章和《申命记》(Deuteronomy)第2章中提到了两个部落——利乏音(Rephaim)和亚衲(Anakim)。亚衲人同拿非利人有着直接的关系,后者据说是被称为亚衲(Anak)的巨人的后代。在《民数记》13:33中,该部落的人非常高大,被派去的间谍感觉就像是“蚱蜢,因此被他们看见了”。据《申命记》第3章记载,摩西(Moses)杀死了利乏音之王噩(Og),以及“巨人的最后幸存者”。噩有一张床,长九肘(根据不同标准,肘的长度在13.5英尺到15.5英尺之间)。我们都很熟悉大卫(David)杀死巨人歌利亚(Goliath)的故事,歌利亚约有九英尺高。在《撒母耳记》10(Samuel)下21∶20中以及《历代志》11(Chronicles)下20∶6中,我们读到“还有另外一场决斗,它发生在迦特(Gath)”。在迦特“有一种巨人,他们的每只手上都长着6根手指,每只脚上都长着6根脚趾——总共24根”。这表明这些巨人总的来说像人类,只是身型较大而已,还有多的手指和脚趾。显然,这些巨人是血肉之躯,因为《圣经•旧约全书》中详细讲述了古以色列人如何偶然在迦南(Canaan)遇到这些巨人,大多数被杀死,然后宣布以色列的土地为他们所有。

分开来看,《创世记》第6章的这段话的确有诸多含义,既可以按字面意思来阐释,也可以按其寓言意义来理解。但如果是放到一个更大的语境之下,这些非人类或超人类生命同人类女子交配繁衍后代的事例,是诸多神话和传说的共同主题。既可以按照寓言方式也可以按照字面方式来阐释。

 

12.《圣经》中的寿命

《圣经》中较耐人寻味的一个方面就是,在大洪水毁灭地球之前,诸多族长以及他们的年龄问题。例如,“第一个人”亚当(Adam)活了930年,玛土撒拉(Methuselah)据说活了969年,这令人震惊——简直是不可思议。

详细记录人类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还是相对较新的——大部分存在于西方——做法。但从得到的记录来看,明确指出人类的寿命最高可达到115岁到120岁——但只有少数几个人活到了这个岁数。记录上得到确证的最年长的人是法国的珍妮•卡尔芒(Jeanne Calment)。她活了122年又164天。她生于1875年2月21日,卒于1997年8月4日。有趣的是,这种极限等同于《创世记》6∶3中所述的年龄:“他的寿命有122年。”

《创世记》第5章中各族长及其寿命列表如下:

◆亚当活了930年,在130岁时有了儿子。

◆赛特活了912年,在105岁时有了儿子。

◆以挪士(Enos)活了905年,在90岁时有了儿子。

◆该南(Cainan)活了910年,在75岁时有了儿子。

◆玛勒列(Mahalaleel)活了895年,在65岁时有了儿子。

◆雅列(Jared)活了962年,在162岁时有了儿子。

◆以诺被神带走之时已有365岁,在65岁时有了儿子。

◆玛土撒拉活了969年,在187岁时有了儿子。

◆拉麦(Lamech)活了777年,在182岁时有了儿子。

◆诺亚活了950年,在500岁时有了儿子。

面对这些超人般的年龄,信徒们通常会被鼓动接受这些寿命的真实性。这些人的寿命远远超过了现代人类的寿命以及考古记录所记载的寿命。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认为这些族长们饮食规律,身体健康,意外事故对身体造成的影响较少,因此他们能活很长时间。其他人则认为,那时的地球气候条件不同,让他们能够长寿。对于那些去《圣经》中找答案的人而言,《圣经》并未就此给出解释来说明这些族长们的寿命为何会如此之长。就“意外事故对身体造成的影响较少”而言,在亚当生活的年代,人类开始堕落,所以他的后代仍然长寿这个事实看起来似乎就不符合逻辑了。此外,《圣经》并没有提到这些人有其它任何特别之处——除了提到他们长寿以及生活在大洪水毁灭地球之前以外。

还有些人为了理解并使《圣经》中的叙述让人们能够接受,一直在尝试把这些难以想象的寿命缩减到符合地球人的寿命范围内。其中一种解释就是按照阳历来计算。这也就是说,要得到“真实的年龄”,如同我们当今计算某人的寿命一样——通过阳历——就要用他们的年龄除以12。也就是说玛勒列活到了81岁。瞬间,不可能之事不仅看似可能,而且还是可靠的了。

这是对该问题颇有意味的解答。不过,一旦一个问题看似得到了解决,那么新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这些人有后代的年龄。年龄最大的玛土撒拉在187岁的时候才有了一个小孩,按照阳历来算也就是在16岁时有了孩子。这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但是,最年轻的父亲玛勒列有孩子时还不到5岁——太小啦。不过这也不是什么例外,因为他的父亲和祖父也差不多在这个岁数有了小孩!这让人很难接受这个“最符合逻辑的解答”。

如果我们不孤立地看待《圣经》,那么各种各样的相似性就会再次显现出来。在古埃及和苏美尔也存在着许多为人熟知的国王们。在大洪水毁灭地球之前,或是对埃及而言就是上埃及和下埃及统一之前,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许多国王身上。有些“神”甚至比玛土撒拉还活得长久,活了几千年。我们在苏美尔的文字记载中读到,王权从天上传到了埃利都(Eridu)。在埃利都,阿鲁利姆(Alulim)成为了国王,统治了整整2.88万年,这令人惊愕。看来,要是阿鲁利姆知道亚当活了930年就去世了,那他可能会说亚当是夭折的啊。

以下是苏美尔王及其寿命列表:

◆埃利都的阿鲁利姆:8 sars(即2.88万年)。

◆埃利都的阿拉勒伽(Alalgar):10 sars(即3.6万年)。

◆巴德提比拉(Bad-Tibira)的恩美卢阿那(En-Men-Lu-Ana):12 sars(即4.32万年)。

◆恩美阿那:所有列表中均没有该名字。

◆巴德提比拉的恩美伽阿那(En-Men-Gal-Ana):8 sars(即2.88万年)。

◆巴德提比拉的杜牧茨(Dumuzi)——牧羊人:10 sars(即3.6万年)。

◆拉腊克(Larag)的恩斯帕兹德阿那(En-Sipad-Zid-Ana):8 sars(即2.88万年)。

◆西帕尔(Zimbir)的恩美杜阿那(En-Men-Dur-Ana):5 sars and 5 ners(即2.1万年)。

◆舒如帕克(Shuruppag)的乌巴腊图图(Ubara-Tutu):5 sars and 1 ner(即1.86万年)。

◆辛舒杜(Zin-Suddu):所有列表中均没有该名字。

难怪这些国王们会被视作“神”。这正是诸如撒迦利亚•西琴等作家们所坚持的:我们应该简单地看待《圣经》以及这些国王列表,它们说明了一种事实——即我们同外星生命面对面接触过。

许多人在苦苦思索《创世记》第5章的意图。有些研究者们指出,族长们的列表仅仅是作为叙述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主要是让该故事快进几千年。他们认为,苏美尔国王列表或许能给这种做法以灵感,因为在“巴比伦囚虏”12(Babylonian Captivity)期间,绝对是犹太人偶然间发现了该列表,他们或许决定将该信息融入到他们自己的神话创作中。

苏美尔人有一套不同的计算体系,这套体系是建立在数字60基础之上的。有些人试图把《创世记》第5章的信息同苏美尔国王列表的信息对照起来。犹太人的诠释者卡苏托(Cassuto)认为,《创世记》第5章(以及第11章)中的数字是“5的倍数加上7”。较早的一种看法认为,大洪水毁灭地球之前族长们的数字就是39×42得出的,那从创世开始到亚伯拉罕(Abraham)进入迦南的时间就是6×7×7×7,即42×49。显然,我们要竭尽全力找到《圣经》中的密码,以便“解释”我们不相信的事物或是不想从表面来看的事物。

在这种解释中,我们处在字面解释和无神论观点的中间位置。无神论观点认为,《圣经》总的来说是一部文学作品,因此纯粹是虚构的。但如果它是虚构的,那为何不让它看起来更可信一些呢,或者至少给出一个道德上的或符合逻辑的解释,说明为何要在故事中插入很难让人相信的寿命数字?

在中国,我们发现首个朝代是指5位君主的朝代。这些朝代涉及到关系复杂的9位统治者。他们的统治时期从公元前2852年到前2206年,即平均每位统治者统治了约70年,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而在《吠陀》(Vedic)文献的记录中,公元前3000年时人类的寿命大约有1000年。

在19世纪晚期,神学家们寻找某些方式让《圣经》符合达尔文进化论和均变论地质学的观点。有一种新颖的方式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即族长们的名字被用来指整个朝代或整个部落,而不是指现实中的某个人。也就是说,亚当部落统治了130年。在亚当部落中出生的某个人最终统治了塞特部落,或是塞特部落的祖先。亚当部落继续统治了800年,随后塞特部落掌权。这种观点听起来不太符合逻辑,并且,如果从部落事务的视角来看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必须回到800年前找出谁战胜了谁?

有人提出一种天文学解释。例如,米歇尔•巴努因(Michel Barnouin)认为,寿命实际上是行星的会合周期——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太阳系中的一个天体,再次回到相对于太阳的相同位置所需要的时间。拉麦所活的777年就同木星和土星的累积会合周期相关,雅列所活的962年就同金星和土星的累积会合周期有关。

另一种天文学的解释就是,可能是分派给每位族长一个恒星“王国”——从一颗恒星到另一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他们的年龄就是某些恒星升起和落下所间隔的时日。例如,亚当和夏娃(Eve)生了该隐和亚伯(Abel)之后,亚当130岁的时候又有了儿子塞特,塞特与双子座(Gemini)中的北河二(Castor)和北河三(Pollux)息息相关。如果大四边形(Great Square)左下角的恒星在黎明时分与太阳同时升起,那天狼星——埃及把天狼星称为“Sothis”,就是犹太人的塞特——在黎明时分同太阳同时升起要等130天。如此继续下去,从恒星天狼星(塞特)到天鹰座中的恒星牵牛星(Altair)所需的时间为912天,这就是塞特的寿命。恒星牵牛星下落时,恒星天狼星就升起——与“死”这个概念恰好相符。在此基础之上,《创世记》第5章和第11章中的整个国王列表就同某些著名的恒星和星座有关。

如同威廉•沃克三世(William Walker III)推断的那样,把族长们同恒星区域联系起来的这套系统仅适用于纬度约在42.5度的区域——死海——因此认为那个地区很有可能就是该系统的起源之地。

这个“第三种观点”介于两种标准理论之间:一种理论要求坚信《圣经》,另一种理论持怀疑态度,因为他们认为《圣经》是虚构的小说。第三种观点认为,《圣经》是真实的,只是族长们并不是地球上的人类,而是恒星上的“神”。他们的“年龄”是正确的,那就是他们的寿命,只不过是恒星的寿命以及它们在夜空中的可见度而已。因此,《圣经》是符合事实的,不过持怀疑态度的人也是正确的。

当然,还存在着第四种可能性,即族长们的的确确活了成百上千年。不过,他们的年龄在吸收了天文学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了调整,也就是说《圣经》并非真实准确的,而是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知识汇聚一起,相互交织而形成的。

但总体而言,显然《圣经》的确表明了某种不同寻常的事情正在继续:有大量直接的事例提到了生活在迦南的巨型生命,即将到来的以色列人必须同他们斗争,打败他们,然后占领土地。以色列人称这些生物为“拿非利人”。显然,无论他们来自哪里,他们都不是“人类”。总的来说,犹太人的传说和其它传说都提到了这些生命如何同神有着关联。核心问题是:“他们就是上帝或众神吗?”

 

13.货物崇拜

有没有可能是,非人类的但又不是神的实体被误认为是神呢?对此问题的回答就是简单的“有可能”,因为存在着大量这类“误解”的例子。

南太平洋上的岛国瓦努阿图共和国(Vanuata)的一个岛屿坦那岛(Tanna)上生活的土著居民,兴起了一种围绕约翰•弗鲁姆(John Frum)为主题而展开的崇拜仪式。据当地传说讲,一个被称为“美国”(America)的遥远国家的国王来访坦那岛,并同当地土著居民一起生活。他的名字就叫约翰•弗鲁姆。他给了当地的土著居民硬币、纸币、一个头盔和照片等等。弗鲁姆给当地居民讲解了闪电、声音、风和星座等事物。他说着奇怪的语言,皮肤上刺有“USA”的纹身。

坦那岛上的人们奉行的这种宗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货物崇拜”(cargo cult)。伴随着同拥有更先进技术文明的相互作用,这种宗教崇拜仪式就在许多传统的、工业化之前的部落社会中出现了。通常,这种崇拜主要是从先进文明中获得物质财富——“货物”而引发的。这些货物崇拜大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兴起的,那时南太平洋的许多岛屿上突然间来了30万美国士兵。他们从空中、海上蜂拥而至。这些“神”的确给当地的土著居民带来了在他们看来源源不断的食物和货物——包括吉普车、洗衣机、收音机、罐头肉和糖——数量众多,以致他们认为这是通过魔法召集起来的。毕竟,这些东西全都不是产自当地,那它们来自何处呢?

战争过后,美国对这些岛屿不感兴趣了,当地的土著居民见证了这个“黄金时代”的终结。因此,他们开始在自己的土地上修建码头和飞机跑道,希望这些“神殿”能引诱——美国人——回来。的确,当地的土著居民们祈祷这些船队和飞机能回来,因为这些“神”一旦回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又会到来。

是否真的存在真正的约翰•弗鲁姆仍不得而知。对于这个人的名字有不同的拼写形式:Jon Frum和John From。通常,他被说成是二战期间美国的一名军人,有时是黑人,有时是白人。

他也不是唯一一个被坦那岛上的人们误认为是“神”的人。坦那岛上的尧南恩(Yaohnanen)部落认为,爱丁堡公爵(Duke of Edinburgh)菲利普亲王(Prince Philip)是神。实际上,他被认为是一个山神和约翰•弗鲁姆的兄弟所生的儿子,其肤色为白色。在英国,众所周知菲利普亲王于1921年6月10日出生在希腊的科孚岛(Corfu,Greece)。但是,尧南恩部落的人则认为,他生于坦那岛,而后漂洋过海去了遥远的国度。他在那里同一位有权势的女士结了婚。他还会再回来的,并且,他也的确回来了……

人们不清楚这种崇拜是何时兴起的,但有一种较为可信的说法是,这种崇拜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或60年代的某个时候。据说,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在一次盛大的公共集会上特别留意到了菲利普亲王。坦那岛上的土著居民要么是在电视上要么是在照片中看到过菲利普亲王,把菲利普亲王视作他们自己的王子。

这对皇室夫妇于1974年访问了瓦努阿图共和国。虽然菲利普亲王那时尚不知道他被视作当地的神这个事实,但是那使尧南恩部落的信仰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数年之后,他被告知了该部落的情况。属地居民代表让菲利普亲王在一张照片上签名,然后把这张签名照送给他的崇拜者们。这些崇拜者们作为回敬,送给亲王一个传统的“nal-nal”棍子。亲王拿着这根棍子又及时地拍了一张照片,并把照片再次送给了尧南恩部落的人们。

新几内亚(New Guinea)的帕帕斯人(Papas)把他们看到的第一架水上飞机称为“从天上降临的魔鬼”,把第一艘汽船叫做“抽着长雪茄烟的上帝提布特•阿姆特(God Tibut Amut)”。弗兰克•赫尔利(Frank Hurley)在20世纪20年代去新几内亚探险。他发现来自凯马利(Kaimari)村庄的土著居民开始用小木头制成水上飞机的模型,当做玩具,分发给每家每户。他还看到东部高地的土著居民们用竹子制成无线电天线柱——效仿波斯石油公司(Persian Oil Company)的无线电发射机。紧随二战之后,新几内亚一个小岛上的土著居民在韦瓦克(Wewak)村庄修建了一个影子机场,包括竹子制的飞机,目的是要引诱众神回来。

莱希兄弟(Leahy brothers)于20世纪20年代去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高地,拍摄一部关于货物崇拜的纪录片。迈克•莱希(Mike Leahy)在纪录片中详述了该故事:一小组冒险家登上了该岛,开始开辟一片丛林出来让他们的飞机着陆。他们同当地人接触,告诉当地人他们不是来偷东西的,而是需要地方来停放“巴拉斯”(barlas)——从天上来的一种大鸟,这种鸟还能发出巨大声响。飞行员格拉博夫斯基(Grabowski)是一个个头儿很高的小伙子。莱希讲道:

 

他穿着飞行员的飞行服,戴着白色的头盔,黑色的防护眼镜。他打开飞机舱口,走下飞机。约有2500名当地土著目瞪口呆,鸦雀无声地站在飞机的临时降落场边见证这一幕。没有任何人说一个字,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对于他们而言,格拉波斯基就是“神”。乘着天上的鸟到来的“神”,也就是某一类神圣生命。

 

南太平洋诸岛上所发生的事情表明,人被误认为是“神”。尤其这是一种拥有先进技术的文明,让他们传统的架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时货物和人就被神化了。这就是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人类多次,实际上一直都在,把其他人类——或许推而广之就是,非人类智慧生命——误认为是“神”。

有人预言约翰•弗鲁姆将来某天会再次回到这个群岛。到那时,众神的黄金时代也会再次来临。黄金时代即是众神生活在人类中间,传授给他们包括星座知识在内的科学知识。黄金时代的存在,正是我们在我们的远古文明传说和神话中所读到的故事。稍后,我们会读到巴比伦人的文明之神“俄安内”(Oannes)的故事。俄安内在波斯湾水域出现,他和当地人交谈,教给他们包括星座知识在内的知识。这正好对应了约翰•弗鲁姆和货物崇拜的故事。如同二战后的美国人,这些神也承诺将来某天会再次回来。

因此,血肉之躯的人类,事实上不论是人类还是外星生命,都可能被误认为是“神”。那么,以西结同上帝的会面就真的可能是同宇宙飞船的飞行员和操作员的会面。但是,所有传说都可以采用不同方式来阐释。在《圣经》中,显然存在大量证据表明,在圣经时代的确存在某种巨人族。只是这些巨人本身的存在,并不能直接证明远古外星人曾同人类的女子们交配。

不在场的传说不能作为证物,但我们可以把它们当做证据。如果我们能从整体看待而不是只分开看待细节,那么大量的证据就显而易见,“神”曾经来到我们的祖先身边,同他们进行交谈,有时还会引导他们,看起来像是在促进他们的文明化进程。就瓦努阿图的神这个例子而言,我们知道西方世界和美国,即他们的神的故乡,拥有先进的技术,还有“货物”,这让当地的土著居民印象深刻。古埃及或苏美尔的记录中记载,他们认为众神曾经统治过他们的国家,或是俄安内向他们描述了现代文明。当我们回到这些记录上时,找不到任何证据表明,存在一种足够先进的文明能够派遣使者们去这些原始群落中。我们也没有找到任何证据表明,1000年前或是成千上万年前地球上生活着某种生命。虽然有理由相信,《圣经》和其它传说中的神实际上是外星生命,但是目前尚没有确凿证据。如果想要确凿的证据,我们就必须要研究地球这颗行星上的大量考古记录。

 

1 儒略纪元是一套依照准确的儒略年长度(365.25日)而使用的纪元方法。儒略日的计算起点定在公元前4713年儒略历1月1日格林尼治平午。

2 约拿是《圣经》中所述的迦特希弗人,亚米太的儿子,是一位先知。

3 死海位于约旦和巴勒斯坦交界处,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为负422米,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陆地的最低点。

4 《列王纪》是《圣经•旧约全书》中的两卷,分为《列王纪》上和《列王纪》下。

5 以利亚是《圣经》中的重要先知,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

6 以利沙是以色列国的先知,是先知以利亚的学生。以利亚在升天之前,奉神之命选以利沙继承他的工作。

7 泰坦人又译“提坦人”,是希腊神话中曾统治世界的古老神族,这个家族是天穹之神乌拉诺斯和大地女神盖亚的子女。

8 奥维德是古罗马诗人,生于罗马附近的苏尔莫,卒于黑海边的托弥。他是罗马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著作《变形记》代表了作者的最高水平。《变形记》全诗共15章,包括长故事50个,短故事或略提及的故事约200个。

9 圣•奥古斯丁(公元354年-430年)是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的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10 《撒母耳记》是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中的篇名,分为上下两卷。

11 《历代志》是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中的篇名,分为上下两卷。

12 “巴比伦囚虏”时期即公元前597年到公元前538年耶路撒冷陷落,犹太国王被消灭,大批犹太人被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俘虏至巴比伦做人质或奴隶的50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