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秘的荣格 » 神秘的荣格全文在线阅读

《神秘的荣格》第一章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

关灯直达底部

荣格心理学又称分析心理学(analytical psychology),是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但是,其早期雏形却是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初现端倪的。在这篇论文中,荣格对“情结”(complex)和“个性化”(inpiduation)概念进行了最初的探讨,这两个概念为他后来提出“集体潜意识”概念奠定了基础,也成为他的人格心理学理论的核心。

分析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密切关系,但是,这两种理论体系又有很多不同之处。荣格曾是弗洛伊德的亲密同事与合作者,但荣格并不是弗洛伊德的学生。弗洛伊德曾有心把他培养成为自己的接班人。但是,由于两人严重的理论分歧,荣格于1914年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就是分析心理学。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最大贡献是他提出的集体潜意识理论。所谓集体潜意识是指人类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民族心理积淀”。它潜藏在人类心灵的深处,而且常常以各种原型、象征的形式在人类生活中表现出来。在荣格提出的几十种原型中,“自性”(self)[1]是一个最核心的原型,是一种起统摄作用的整体人格,其作用是把其他原型以及这些原型在意识和情结中的表现形式,都吸引到它的周围,在自性的引导下,它们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最终使人格达到最完善的统一。荣格认为这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毕生所力求达到的目标,人们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所做的一切,就是“自我实现”;人类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个性化”过程。

荣格提出他的集体潜意识理论,绝非空穴来风、无因而至。我们知道,19世纪的欧洲正处在一个对心理现象充满浓厚兴趣的时代,许多哲学家、神学家、生理学家、神经症和精神病学家都从不同角度思考着决定人类行为的根本因素和导致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甚至在文学领域和自然科学论文中,人们也对心理疾病和精神病理学进行过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在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也时常包括所谓神秘体验和梦的研究。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荣格深受他所处时代流行的理智气候和社会兴趣的影响,尽管他对此并不完全赞同,而是多有批评之词。他不仅谙熟古希腊和罗马哲学家以及大主教的神学传统,而且非常精通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及哲学家的思想和学说,对康德、叔本华、尼采等理性主义哲学家的思想更是推崇备至。在科学研究方面,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列维-布留尔(Lévy-Bruhl)的原始思维学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他和弗洛伊德亲密合作的日子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又使他受益匪浅。另外,荣格从小所受的家庭宗教影响、童年的生活体验、对许多原始民族生活的实地考察、他自己的医学实践以及他对精神病人和神经症患者的心理治疗,都使他深刻认识到,人格只有在朝向自我实现的追求中才能得到完善,自性只有在个性化过程中,才能最终得到完满实现。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荣格的生平和思想发展历程,从中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这位思想大师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基础。


【注释】

[1] "self"一词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很容易和“ego”(自我)相混淆,为便于区别,本书把“self”译成“自性”,把“ego”译为“自我”。但将其他心理学家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self”仍译作“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