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么 »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么全文在线阅读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么》不信科学,只是不想否定自己

关灯直达底部

By 艺同学

经验说:只要摆上科学研究结果,就能打败星座理论和谣言。
实验说:当科学研究结果与原来的信念不一致时,人为了保护自己,就会去质疑科学的研究方法。

星座理论、谣言、科学研究同时摆在面前时,为何有人毅然放弃科学?对模棱两可、蛊惑人心的扯淡深信不疑,却能从严谨的研究中挑出骨头?这是因为,科学研究否定了他们原有的观念。

星座血型塔罗牌为什么总是有人相信?

谣言、偏方、伪科学为什么总被人们坚信不疑地大肆传播?操作严密、逻辑严谨的科学研究却从来没有此待遇。即使苦口婆心地把一个干涩的研究讲得生动有趣,绞尽脑汁说透背后的玄机和道理,却常常得到一句:这个问题,是科学研究解决不了的!

在事实面前人们为何选择固执己见?

陶森大学心理学教授芒罗(Geoffrey D.Munro)做了个实验,先让所有人读一篇科普文,文中详细介绍了一个伪造的科学研究(当然,参与者以为这是真的),结论是同性恋和心理疾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然后请这些参与者再参加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调查:“关于是否要保留死刑,你认为还需要采纳哪些信息?”在调查的备选答案里隐藏着一个玄机:选项中的其中一个信息就是“科学研究”。大家会不会采纳“科学研究”提供的信息呢?

这就得看科学研究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怎么样了。本来,每个人对同性恋已经有一个或正面或负面的观念,由于观念不同,关于同性恋的阅读理解就会创造出不同的心理环境:研究结果与自己原有的观念一致,或者相反。在这个心理背景下,再进行调查,委婉地问一问,还会用得着科学方法吗?

结果,芒罗从阅读环节中发现,在研究结果与自身观念一致的人群中,选择“科学研究”的人占54.3%,而在不一致的人群中,选“科学研究”的人只有24.4%。也就是说,这个研究结果若是和我想的一样,那科学就是好的,我以后还用;若是跟我想的不一样,那科学你就一边儿玩去,别再来“忽悠”我。敢问各路大侠,这霸气十足的样子,是否就是传说中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其实,这种霸气的本意并不是质疑科学研究方法,它只是一种很自然的自我保护反应。当一个人发现新的信息与原有的价值观不符时,往往会倾向于先否定新信息,以维护自己原有的正确、良好的形象。就好像是一个陌生人举着“你是傻瓜”的牌子闯进门来,谁会请他进门并奉上好茶?还不都是赶紧先逐出门去,再暗骂一句“神经病”。如果一个人的立场已经被他宣扬得世人皆知,或者是某位高人专家所授,当新信息的威胁警报响起时,他更会死不承认,拒不悔改。本来嘛,在那么多人面前承认错误,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芒罗也发现,实验过后,不管科学研究的结果与自己的观点一致还是不一致,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对自己原有的观点更加坚定了。一致的当然是找到了支持,不一致的,则是为了保护自己,变得更倔了。

所以说,如果要对身边的星座达人们宣传解密星座的实验,或者用粉碎“经期不能洗头”的理论解救广大姐妹们,可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反击没准就在前面等着你。

⑴奚恺元,生于上海,1993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被评为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终身正教授,当代最有成就的决策学研究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