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冷读术 » 冷读术全文在线阅读

《冷读术》第一节 训练你的观察力

关灯直达底部

每个人在举手投足间总会暴露他的情感、智慧和心性,能否察言观色,以此作为突破口打破人际交往中的壁垒,是成功冷读的基础。

由眉毛看穿人心

肢体语言中的一些小细节,都可能蕴含着一些丰富的信息,比如一个人的眼神和眉毛会随着内心世界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只要我们多加注意,就能通过这些细节掌握对方的心思。

在朋友的party上,你的朋友向你介绍不认识的朋友时,如果对方眉毛上挑,则意味着他对你保持着些许抗拒和排斥。你应该礼节性地打声招呼,与对方握握手。好了,到此为止,不要靠他太近。如果对方感觉你不错,他会主动和你闲聊。否则,你的主动只会让他感觉不舒服,因为这个朋友目前还不想接受你。

这就是眉毛传达给你的信息。事实上,只要你善于观察,眉毛还能传达更多的信息给你。

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的你还会发现,一个人在说谎的过程中会有揉擦眼睛、不自然地笑等动作,这个动作一般代表人的伪善或者心虚。

由眉入心,能够有效地读懂他人,这是冷读术教会你的社交技巧之一。

当你进入一个群体时,如果群体成员看着你,眉毛呈拱形,那么是欢迎你的,而如果对方斜视着你,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对方不喜欢你的加入。

当一个人虚伪地向你打招呼时,他的眉毛是向下弯的,而且举起来的胳膊也不够高。

当你和对方说话、谈事时,对方对你的话有疑问或抱持兴趣时,他的单眉就会上扬。

业务员:“王总您好,这是我们公司最新的产品,它拥有最好的性能,是目前相关产品中最好的,您一定对它有兴趣。”王总只是简单地“哦”了一声,但业务员精明地发现王总的眉毛上扬了一下,于是业务员接着说:“关于这个产品的性能相信其他推销员也有类似的介绍,您给我五分钟时间,我直接给您最低的价格,让您考虑。”王总的公司正需要这个产品,所以他就带着业务员进办公室了。

眉宇间自有大宇宙,一动一静暗含着悲欢离合、快意恩仇。如果你不想被冷读,除了将自己练得处事不惊以外,还需要做到洞察人心、审时度势。

由下巴看穿人心

与人交谈时,我们会发现对方托住下巴认真倾听的姿势会慢慢改变,他们常常会将一只手放在脸颊旁边或者下巴正下方,将大拇指和其他手指分开,然后抓捏住脸颊或者下巴,在倾听的过程中,他们的手会轻轻摩擦着下巴。这个姿势告诉我们,对方此时大部分精力并不是用来倾听和思考的,他更多的是在斟酌演讲者观点的正确与否,随后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当对方开始抓摸下巴,考虑自己肯定或否定的观点时,接下来的动作变化将十分重要,因为接下来的细微肢体动作将直接告诉我们对方是肯定你还是反对你。这时,作为信息发布者,我们必须冷静、仔细地观察对方细微的肢体动作,从而准确判断对方的观点和立场。

小时候,当我们犯了错误,在回答班主任的问话时,我们总是压低下巴,低着头,不敢正视老师的眼睛,这时,我们压低下巴的姿势是不安和愧疚的信号。

而当我们是成人时,在和对方交谈的过程中突然压低下巴,移开自己直视对方的目光,往往不是因为我们犯了错,而是因为我们对对方的话产生了相反意见,我们不想继续给予对方积极的眼神支持和其他身体语言方面的肯定,我们压低下巴、低着头的时候往往会形成批判性的意见。也就是说,成人版压低下巴的姿势是否定对方的信号,如图2-1所示。

图2-1 低头、压低下巴的动作在很多工作、商务场合经常见到,它表示否定态度或者沮丧的内在心理情绪

任何一种肢体语言,背后的含义都不是唯一的,实施冷读的时候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境具体对待。

在和客户谈判时,你在介绍产品,对方抚摸着下巴,这是典型的思考神态。它的含义是说:我在思考,请不要打扰我。这时候谈话的一方就要适当放慢谈话速度,给予对方思考的时间。

两个朋友在咖啡厅聊天,一方在滔滔不绝,另一方眼神游离,用手支着下巴在听,其实懂得这个动作含义的人都明白:说话者该停止了,或者让对方说话。因为对方支着下巴就在告诉你“我很累了,不得不支住下巴努力听你说”。

作为冷读的修练者,除了需要通过这些细微的神情了解对方的心思,还要通过这些技巧保护自己。

李×谈了个女朋友小颖,小颖很精明,在学校年年拿奖学金,对社团活动也很积极,但就是说话举止很伤人,室友买了件衣服,很漂亮,她却不正眼看一下。李×和她说话时,她总是头抬着往上看,下巴抬得老高,李×跟小颖提过意见,但丝毫未见改变,最终李×因为受不了小颖这样而提出了分手。

下巴抬高的人往往认为自身有一种优越感,有一些骄傲自大,有一些不谙世事。

由面部看穿人心

面部表情是人的情绪表现的直接特征之一,正如法国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所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千百倍的语言。”

面部表情泄露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冷读者可以根据这个秘密渠道所传达的信息瞬间看透对方。

比如老板突然袭击,出现在你背后,关切地问道:“工作进展得如何啊?”

你一边把画面迅速切换过来,一边思考该怎么说,因为你没有事先考虑到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紧张让你变得迟疑、不流畅。最终,你瞒天过海说了两句,但真相因此暴露,虽然你的迟疑表情一闪而过,但老板仍然看穿了你的谎言。

在真实的社会交往中,面部表情的纰漏会在不经意间泄露内心的真相,而且在大多数的时候自身是不知的。因此,这也成了我们以此判定他人是否说谎的最好方式之一。

左脸的情感变化更丰富

面部是表达情感和态度的首要信息源,细微瞬时的面部表情本来就不易察觉,如果你遇上一个说谎高手,他又充分准备了要说的谎言,你可能就无从分辨,那么,教你一招:从左脸判断。

左脸会更加清楚地把他的谎言展现出来,具体表现就是:犹豫、僵硬、凝固,你会发现那半个脸是如此地不协调,如图2-2所示。

图2-2 为什么大多数影视明星广告都是左侧脸?心理学研究表明,左侧脸更容易展露内在的感情变化,从而给人深刻的印象

我们常常可以在公共汽车上看见电影明星或模特儿的侧面广告。当时并没有任何特殊感觉,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人物广告和海报似乎都是左侧面。

比如,有人拿张无意义的相片给你看,藉此判断你性格的特征。原本左右十分对称的照片,你却容易被脸的左方所吸引。又有一张脸谱照片,左方为气愤的表情,右方为微笑的表情,你看过后,会被左方生气的表情所吸引,并留下不易磨灭的深刻印象。

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其原因是眼球本身的右侧(对方眼球的左侧),容易造成移动,故人的观察视觉比较容易集中在对方脸部的左侧。同样,配合眼球的活动,感情在脸部的左方比较容易显现出来。如果用脸的同一边所合成的照片来看,左脸比右脸的感情流露更为明显,如果你无法抓住对方心理,下意识地看看他(她)脸部的左侧,大致可略知一二。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在人的面部表情中,眼睛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窗口。一般情况下,眼睛正视对方表示庄重,仰视是思索和尊重,斜视则意味着轻蔑,俯视即向下看则是羞涩。在看到喜欢的人或物时,瞳孔会放大,相反则会缩小。

当你逛街看到心仪的饰品或其他的东西时,你的行为表现是驻足不动,而你的眼睛一定是盯着它,眼神犹如发光一样看着它。

当你远远看见讨厌的人走过来时,你的眼睛一定眯成一条缝,转而寻找其他的路去走。

当你打开电脑,搜索出今天的股市行情,看到你买的股票大涨,你一定也会瞳孔放大,眼神发亮,恨不得趴到电脑跟前。

嘴巴的秘密

在我们的面部表情中,还有个不可忽略的部位就是嘴。嘴唇闭拢,表示端庄自然,安静无事;嘴唇半开,表示惊讶、有疑问;全开则表示惊恐、惊惧;嘴角向上,表示高兴、喜悦、善意;嘴角向下,表示不屑、沮丧、悲伤;嘴巴撅起,表示不满、生气;嘴唇紧绷,表示愤怒、克制、决心已定。

两个女同事正在讨论另外一个刚刚获得升迁的女同事。其中甲说道:“她专业能力很强,而且非常会处理人际关系。”说完,甲露出了紧闭双唇式的微笑。乙对答:“是的,她非常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目标特别明确。”说完,乙也露出了紧闭双唇式的微笑。其实,两个女人都没有说出她们的真心话,他们抿着双唇微笑的动作告诉我们,她们的真心话应该是:“这个女人野心也太大了,这个女人是个爱出风头、会魅惑男人的小妖精!”

我们常常在电视上和杂志上看到一些名人在微笑时紧闭着双唇,嘴角向后拉升,不露出一颗牙齿,整个嘴唇成一条直线。这个微笑的含义是:“我并不太赞同你的意见,我的内心深处藏着你不知道的真实想法,我也不想告诉你。”例如,很多人在面对不中意的相亲对象或者自己不认可的领导时,面对对方的反应总是紧闭双唇微笑,这种微笑其实就是一种形式温和但明显表达拒绝和反对的微笑,如图2-3所示。

图2-3 如果一位女士在你说话的时候保持上图这个微笑,你会想到什么?真实的答案是:对你表示尊敬,但对你说的话她往往是不置可否

有个记者说,他采访了很多成功人士,他发现成功人士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被问及成功的细节问题时,他们总是抿嘴微笑,然后一带而过。他们之所以这样表现的原因是他们并不想把成功的细节公布于众,他们对于此类问题有抗拒意识。

由手势看穿人心

手部的动作通常和所说的语言是一致的,这也可以成为我们实施冷读的切入点,如果你看到对方的动作和语言有不协调或冲突的地方,也就意味着对方隐藏了真实的想法。

一个电脑销售人员对一个顾客说:“这款电脑配置高,双核的,2GB的内存,300GB的硬盘,而且只要9000多块钱……”这位顾客看了一眼电脑,下意识地用手指摸了一下耳廓背后,把头转向一侧,说:“我再考虑看看。”如图2-4所示。

图2-4 用手指摸了一下耳廓背后

这时,如果继续游说对方买这款电脑,结果很可能不会成功,因为对方摸了一下耳廓背后,表达出听话人“非礼勿听”的企图,他想通过摸耳朵来阻止这些话完全进入自己的耳中。

事实上,不仅如此,诸如拉拽衣领、抓挠脖子等肢体语言都或多或少地传达着口是心非的意思,它们的背后往往代表着排斥、拒绝、不认可等交流状态。

当然,手势还可以反映以下这些情绪状态。

当你胜利渡过难关或完成工作任务时,你会叹一口气,做出“V”型手势,表示喜悦。

当你被对方骂得狗血喷头,而对方还是你的老板时,你一定握紧了拳头,就要一拳打出去,可是理智让你松开拳头,走出去了。

你和对方谈话,对方的双手放在兜里,你一定要明白对方或者还有戒备心理不信任你,或者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隐藏着。

你和朋友聊天,突然朋友在说话前用手摸了一下鼻子,那么你要知道他可能说谎了。

正如有人说的心灵手巧,心和手是相通的。内心的所想,手部动作就一定会有所体现,只要你找到其中的秘密,就可以轻松地冷读他人。

由体态看穿人心

大多数人对自己的面部表情比较注意,会有意识地控制它们。但却忽略了腿脚的动作,也就很少加以掩饰,这也恰恰给了我们冷读的机会。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让班级里的学生上自习课,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用一台隐形的摄像机拍下所有人的无意识动作。当把录像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很惊讶,接着就听到这样的话:“这不是我吧,我怎么老抓头发啊,我怎么不知道啊”、“我怎么转笔这么多次啊”、“我的头为什么老歪着啊,我明明感觉很直的”、“我的腿怎么一直在抖动啊,我怎么没感觉啊”。如此等等,他们都很惊讶于自己的动作。

在这些体态动作中,尤其是站或者坐时的腿脚动作,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容易被冷读的地方。美国心理学家说,无论你是坐着还是站着,你双脚的位置总是会泄露你的一些特征。

人的腿脚动作所表现出来的含义是非常诚实的,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并用于自己的人际交往中。

与人交谈时,当对方的脚的位置发生变化时,你一定要弄清他的含义。如果对方的脚不再朝向你,而是向其他方向转动,你要意识到可能出现问题了。如果脚尖无意识地向某个方向转动,你要知道对方可能要走了。如果对方的脚不断转向摆动,则对方可能不想离开,可又不得不走。

习惯性的动作或姿势,正是我们观察他人所必须留心的,这些细微的体态语言很大程度上告诉了对方与我们交谈的态度。

坐时双腿分得很开,当然女性可以稍小些,这样的人就很豪放、不拘小节;而两腿和两脚紧紧并在一起,两手放在膝盖上,规规矩矩的,这样的人就比较温顺、内向,也会有些拘谨;坐着时两腿交叉,这样的人比较沉稳、冷静,做事也比较踏实。

站姿呢?一个人站得笔直,说明这个人比较有自信,做事有魄力,当然军人经过训练也能站得笔直;一个人站时喜欢把重心放在一只脚上,说明这个人比较有责任感;喜欢双手交叠放在胸前而站着的人,比较谨慎,防范意识也比较强。

站姿和坐姿有着变化丰富的模式,应用到具体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境去理解和把握,绝不可以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