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 » 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全文在线阅读

《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破坏协议的模因

关灯直达底部

当涉及污化心智程序时,人们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行事(或为了自己在乎的人的利益)这一默认假设就不再适用了,它此时是自己的利益至上——它的利益就是复制。这一观点是现代广义达尔文主义自然发展的结果,只不过最近才被社会完全接受[1]。和它类似的观点还有:基因不一定就服务于它们的人类宿主。但是,这种观点直到理查德·道金斯将其整合到他1976年出版的那本经典著作中时,才引起公众的注意。文化复制子(心智程序)可能同样不服务于个体利益的观点,更是在最近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对某些人来说,它仍然是违反直觉的。

这一观点的反直觉性质反映在人们试图解释行为时难以丢弃的默认理性假设。发生于21世纪的一起非常重要的事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在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贸大厦被撞毁不久之后,美国第一夫人劳拉·布什被要求对该事件进行评论,在回答过程中,她提到教育在防止此类悲剧中的重要性。有趣的是,大约在同一时间的一个采访中,英国前首相的夫人切丽·布莱尔同样提到教育作为类似“9·11”事件的预防措施。然而,当时的评论员和3年后有关“9·11”事件更全面的报道都指出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即“9·11”事件的劫机者绝不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2]。例如,在劫机后驾驶着美国航空11号班机撞向纽约世贸大厦北塔,导致许多人被烧成灰烬的穆罕默德·阿塔就有城市工程和规划专业的学位。

人们很难接受这些行为竟是出自受过良好教育和聪明的人之手这一事实。人是理性的,按照这种思路,必定有某些重要的东西他们不知道——某些教育或信息缺陷才导致他们做出此种行为[3]。污化心智程序这一概念为我们开启了另一种可能性——或许恐怖分子的心智程序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更确切地说,种种有害的寄生模因影响了恐怖分子,例如殉道模因和来生会得到慷慨回报的模因。纽约世贸大厦的摧毁帮助许多人理解病毒模因会以牺牲人类为代价进行自我复制这一可怕的逻辑。它引发人们对变成武器的模因的危险性展开更为广泛的讨论,因为模因完完全全控制着宿主。

有时模因组没有丝毫想要服务于人类理性的意思。相反它们可被称作“破坏协议的模因”——这些模因不能容忍在自己的复制策略上有任何妥协。这种属性为什么会促进观点繁殖,其原因来自于广义达尔文主义的原理。一个复制子复制频率增加的同时,它的多产性、长寿性和复制的忠诚性也同时增加。文化复制子的复制忠诚性比基因要低得多。文化复制子的片段在它从一个大脑跳到另一个大脑中时,不断地发生混合和匹配。破坏协议的模因通过拒绝融入人类文化大染缸的方式,保证了自身复制过程的纯结性。在复制频率的基础上,破坏协议的模因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本节讨论的关键点是,这种心智程序不会为了满足人类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的利益而展现出灵活性。因此,破坏协议的模因是污化心智程序的主要候选者。

[1] 关于广义达尔文主义的影响,请参见盎格等人的文章(Anger,2002;Dennett,1995;Hamilton,1996;Stanovich,2004)。

[2] 已有很多研究记录了恐怖主义分子的受教育情况(Benjamin and Simon,2005;Caryl,2005;Dingfalter,2004;Krueger,2007;Laqueur,2004;Mcdermott,2005)。

[3] 此处的论点并非支持恐怖主义行径的模因只属于类型4。多数模因都是多种属性的结合体。这个模因有着强大的自我繁殖属性,使得我们过度关注于自我繁殖属性的历史和逻辑,而不是基于寄主利益假设的理性计算。这就是我曾经提到过的“知识竞技场测准”(Stanovich,2004)。模因的自我繁殖假设并不比模因必须服务于寄主利益的假设更极端。许多模因结合了以上两点属性,而我想说的是,就这个模因来说,它的属性更倾向于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