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心理学 » 财富心理学全文在线阅读

《财富心理学》6.耐力是在投资中获得高额回报的重要条件

关灯直达底部

失败的投资者往往是那些“兢兢业业”的“勤劳者”,他们觉得任何时候都必须留在市场中,并要有所行动;而对于投资大师来讲,耐心等待是他们投资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他们找不到符合标准的投资机会时,他们会耐心地等待,直到机会出现。巴菲特曾经说:“一种近乎懒惰的沉稳一直是我们的投资风格的基石。”而著名的投资大师罗伯特·斯莱特在评论索罗斯时,曾说:“索罗斯的秘诀是什么?首先就是无限的耐心。”由此可知,耐心是在投资中获得高额回报的重要条件。

对于索罗斯来说,没有行动的时期并不令他沮丧。事实上,他认为这样的时期非常重要。他曾说:“为了成功,你需要休息,你需要供你自由支配的时间。”因为他要利用这段时间来思考。在采取行动之前他要将所有遇到的问题都思考清楚,并找出支持他行动的理论基础。而他知道“为我察觉到的一种市场趋势寻找理论基础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他从来都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和思考。

索罗斯参与的投资总是历时漫长,因为利率或货币变动产生的后果需要较长的时间才会显现出来,所以投资者必须有足够的耐心来迎接时间的挑战,一旦无法忍耐,机会就会随之消失,而索罗斯正好拥有许多投资者都缺乏的耐心,所以他总能抓住机会。在等待的过程中,索罗斯把时间花在思考、阅读和反省上,这使他对金融市场时时都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和接受范围内。

例如在引爆亚洲金融危机的泰国金融危机中,许多人都感觉这简直是太突然了,蒸蒸日上的泰国怎么会“一夜之间”就崩溃了呢?区区一个索罗斯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威力?其实,为了狙击泰铢,索罗斯已经耐心地等待了长达5年的时间。

1992年,泰国经济界的人士,特别是金融界人士,不知为何冒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认为曼谷应取代香港,成为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成为第二个香港。在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的推动和刺激下,泰国政府一厢情愿地对外国资本敞开了金融市场大门。在这个时候,索罗斯就已经盯上了泰国金融市场。

在泰国金融业开放之初,外国银行带来了大量低息美元贷款,泰国金融业就此大尝了甜头。滚滚而来的财源使他们乐不可支,除了国内资产大量投资到并不急需的地方外,还开始大量地借贷投资到房地产、高档消费品等行业。投资的旺盛让泰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与此相应员工工资也成倍地增长。但泰国的繁荣是虚假的繁荣,工资增长所带来的成本增加,使其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迅速下降,再加上持续增长的外债,为泰国金融危机的发生植下了粗壮的祸根。与此同时,索罗斯一直在暗中耐心地等待泰国经济泡沫破灭的那一天。

泰国自以为是的过度发展使房地产业就如同吹气球一样迅速膨胀,供求严重失衡。随之而来的房地产市场低迷不振,使得银行呆账、坏账激增,许多贷款难以收回,资产质量严重恶化。善于宏观分析的索罗斯正在窃笑:“对宏观经济体制的详细考察是任何投资的第一步,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一步。”

到1997年初,泰国金融机构所有的风险债权数额约为贷款总额的31.5%。更有人估计,泰国金融业坏账高达310亿~350亿美元,泰国人此时仍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美梦当中,但泰国的经济泡沫正在迅速走向破灭。索罗斯在这时对自己的助手说:“在宏观层面上,泰国已经成了建立在沙滩上的堡垒——这个国家正在玩火自焚。”然后,他才开始打破这个沙滩堡垒的行动。

索罗斯令整个东南亚都从美梦中醒来,在他们眼里,索罗斯无疑是个恶魔。其实,索罗斯只是在长久地等待后,做了一个投机者应该做的事情而已。他从1992年看到泰国“幼稚”的行为开始,一直耐心地等到1997年泡沫膨胀到极点。可以说,是耐心让他一举打破了泰国的发展“神话”,并从中攫取了大量的利润,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人在泰国的金融市场上看到索罗斯的一丝身影。

索罗斯绝不像普通投资者那样每天都在为做这样或那样的股市曲线而忙碌,在一次投资的真正机会到来之前,他会一直耐心等待。

投资对于华尔街的工作人员或者普通投资者来说,就好像每天工作就是要做的事。索罗斯曾对他的朋友——摩根·斯坦利公司的投资战略家拜伦·威恩说:“拜伦,你的问题在于你每天都上班,而且每天都认为你必须做些事情。而我不是这样……我只在上班有意义的时候上班,只在做事有意义的时候做事。但你每天都上班,每天都做事,你不知道哪一天是特殊的。”对于索罗斯这样的投资大师来讲,投资更像是勘探金矿,他们用大量的时间来寻找,而且明确知道他所寻找的目标,平时他完全不会把自己显露在众人面前,直到他寻找到了他所需要的“金矿”,并等到它的最佳开采时间出现时,他才会动用一切的力量来全力地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