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唤醒大脑:神经可塑性如何帮助大脑自我疗愈 » 唤醒大脑:神经可塑性如何帮助大脑自我疗愈全文在线阅读

《唤醒大脑:神经可塑性如何帮助大脑自我疗愈》有意识控制技术背后的科学道理

关灯直达底部

每次我们一起快走的时候,佩珀总会迫不及待地提出同一个问题。有没有可能,他通过有意识地走路,发现了利用大脑另一部分走路的方式呢?

我认为,他是靠着“打开”本已废止的现有大脑回路做到这一点的。他经常只用短短几分钟(我见过好几次),就教会别人走得更快、更自在,教会别人摆动手臂、摆脱拖拽的步伐和弓腰的体态。据我们所知,改变能发生得这么快,在大脑里只有一种可能。有一些先前存在的回路被解放了,或者说解除了束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回路从神经可塑性上重新得到了强化。

为什么有意识地步行可以发挥作用,还有另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它根植于黑质(也就是大脑多巴胺损失最明显的那个地方)及其寄居的基底神经节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基底神经节是大脑深处的神经元块,人学习把复杂的动作序列和想法编织到一起的时候,这个部位在大脑扫描图中就会亮起来。众多研究表明,基底神经节帮助我们把日常生活的复杂动作编译成自动化的程序,接着选择并发起这些复杂的行动。这些动作有不少我们都习以为常,比如起床、洗澡、穿衣、书写、做饭,等等。但我们学习的时候,都是一步一步来的,直到它们成为习惯,变得自动化。如果基底神经节的多巴胺系统不再运作,人就难以执行这类复杂的动作序列,或是学习新的自动化序列。人还会难以学习新的思考认知序列,因此,教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运动、掌握复杂的认知技巧,都需要极大的耐心。

“自动化”的思考和运动序列有着很多优势。如果一个动作是自动化的,人就不用有意识地集中精神去做它,故此也就能把自己的有意识思维放到别的地方去。从进化的角度看,猎人可以在丛林中穿梭,而全神贯注地盯紧猎物。移动、观察猎物、再次移动这种“螺旋认知”(threaded cognition),让猎人得以同时完成两件甚至更多事情,且其中至少有一件是复杂的活动。更通俗地说,健康人可以一边自动化地听收音机(或吃饭),一边跟人展开高层次的对话。但基底神经节受损的人,比如佩珀,就无法同时把这两件事做好,因为他会咬到自己的脸颊。如果他全神贯注,能稳妥地驾驶。但要是有个海外来客(也就是笔者)时不时地拿各种问题分他的心,他偶尔就会错过该转弯的路口了。

我们用两步来完成复杂的自动化动作,连走路这样“自然”的动作也是如此。首先,我们仔细地关注每一个细节,来学习它们(想想孩子学习弹奏一段钢琴曲)。这种有意识的学习阶段是前自动化的,需要专注的精神努力。它要求大脑的额叶回路(额头后方)和皮层下回路(大脑深处)的参与。只有当孩子学会了所有的细节,基底神经节才开始发挥作用,让他得以把所有的细节合并为自动化的序列。(小脑也参与其中。)

因为佩珀的基底神经节不能正常运作,他必须激活前额叶和皮层下回路,学着对每一个动作都给予有意识的密切关注,就像小孩子最初学走路那样。他似乎绕过了基底神经节。

对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来说,发起新动作极为困难。举例来说,如果你把一个直立的小障碍物放在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途经的路上,她打算跨过障碍物前必须停下步子。但她可能会发现,一旦停下步子,她就无法再次迈步,只能处在静立状态,这是因为黑质(即基底神经节里尤其缺乏多巴胺的部分)现在运作不良,而它又负责发起自动化的行为序列。

虽然病人凝固不动,看起来似乎冻住了,但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指出,如果有其他人的刺激,帮她发起新的动作序列也很容易。萨克斯举了一个英国足球运动员的著名案例:这人患有帕金森综合征,整天凝固不动;可如果朝他抛出一个球,他会条件反射般地接球,跳起来带球前进。有时,音乐的节奏就足以让处在凝固状态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发起运动。萨克斯还指出,除非有人对其说话,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可能会显得像是哑巴;他们会一动不动,直到有人对其示意,他们才顺当地给予响应。他们需要另一个人发起对话,因为他们自己做不到了。

“所有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核心问题,”萨克斯写道,

是被动……而治疗他们的核心方法则是(恰当地)主动。这种被动的本质在于特殊的自我刺激和启动困难,而不是无法响应刺激。这意味着,在最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完全无法自控,尽管别人可以很轻松地帮助他……在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能够有限地自我帮助,利用正常和主动的力量来规范自己的病态或“失活”部分……故此,问题在于提供合适的持续刺激。

这里,萨克斯解释了他人“搭把手”便可帮助患有严重帕金森综合征的人发起持续的运动,也介绍了一种有益的暂时性干预,但这跟佩珀展现出来的痊愈方式并不相同。佩珀不需要别人“搭把手”来帮助自己的大脑,因为他找到了一种方式,利用大脑的健康部分接管受到损害的基底神经节和黑质,发起连串的运动流。他找到的方法不仅能发起运动,还能维持稳定的运动流,通过持续刺激生长因子(因为他大量地行走)来改善大脑回路。佩珀解决了萨克斯描述的问题,他用有意识行走技术,找到了为自己提供“合适的持续刺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