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 »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全文在线阅读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第八章 不再羞耻和害怕,让自己自由生活的方法

关灯直达底部

“回避型”的人恢复正常状态以后,常常会表现出判若两人的变化。

他们会特别珍视眼下的时间。因为这是自己的人生,

所以必须将时间用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为了自己而活。

当他们有了这种想法,才会意识到那种一直压在

他们身上的“麻烦的感觉”,已经全部消失不见了。

“回避型人格”是可以被克服的

在“回避型人格”的案例中,往往都会伴随着“闭门不出”和“没有力气”等状态,而且这种状态通常会持续好几年,甚至几十年之久。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状态是能够得到改善的,也是能够被完全克服的,一些案例的当事者最终也能转换到“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从目前所深陷的“感觉凡事都很麻烦”“想出去工作却总是做不到”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呢?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说一说改善和克服这种状况的注意要点。虽然是以“回避型人格”为主要讨论对象,但是下面的内容,某种程度上也同样适用于“回避型依恋”关系的处理。因为从结果来看,同样的方法对改善“闭门不出”和“没有力气”的状态,大部分情况下也都是有效的。然而,实际上是,这两种情况可能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也就是说,某些案例中当事者内心虽渴求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但因为害怕与他人接触,所以会感到“两难”的苦恼,可同时却又无法从“与他人产生共鸣”或者“分享经历”等过程中体会到快感。如今,这样的案例正在增多。

另外,关于如何克服“回避型依恋”的状态,我在另一本拙作《回避型依恋障碍情感羁绊淡薄的群体》中有详细的阐述,可供各位读者参考。

从一通电话开始

二十六岁的某位男性,在家人的陪同下来找我咨询如何改善自己“闭门不出”的状态。他自从高中毕业以后就变得不想再去上学了,虽然好不容易毕了业,但是在这之后的八年里,一直都是不愿意外出的状态。和我见面的当天,也许是晒了太阳的原因吧,他的脸色十分苍白,坐立不安。总是低着头,说话也是轻声轻语。据说这两年来,他从未迈出过家门一步。能到我这里来,也是拿出了极大的勇气才做到的。因为好久都没出门了,街上的景色和车站的样子都变了,按他自己的话说,简直就像是现代的“浦岛太郎”。自己每天的生活不是看书,就是上网,要不就是睡觉,除此之外几乎什么也不做。对他来说唯一的社交体验,就是从互联网上接触到的有关社会的新闻和影像。他表示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不想让自己失去对社会的感觉,而我也能从他的话语里感受到他“不想与社会失去联系”的急切心情。

关于是否要与我取得联系,他就苦恼了有半年之久,不过最后还是决定打这通电话。而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自己做过任何决定,一次也没有。无论是穿衣服还是选学校,全部都是由他的母亲一手包办。如果不听话母亲就会非常生气,因此,不知不觉间对母亲所做出的决定,他就只能去服从。但是,今天来找我咨询,却是亲自做出的决定。这也是他为了实现“今后都能由自己做主”而迈出的第一步,说到这里他已眼含热泪。

这之后他与我们的生活顾问一起,开始了积极的恢复治疗。但是,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能够接受顾问的帮助,这本身就是他做出的决定,而这也可以说是他人生迎来转机的一个前兆。通过一小步一小步地不断累积,终于在三个月后,能够做到走出家门而不再紧张了。半年后,甚至开始去人才市场找工作。之后又过了两个月,他已经恢复到可以上班工作的状态了。

是什么改变了她?

另一名三十五岁的女性,她“闭门不出”的时间要更长一些。由于对前途的迷茫,她在“找工作”这件事上表现得很消极,结果就是直到毕业时也没有找到工作。这之后也几乎没有再去参加招聘会,就这样一直蜗居在家里,时间长达十二三年。

最初的几年里,父母亲想尽了办法要她走上社会,可是她本人却并不想工作,因此,双方的争执越来越激烈,甚至有几次还动了手。但是,这种争吵并没能改变她“不想工作”的想法,反而让她对“无法正常去工作的自己”产生了深深的自责,内心变得更加不安。父亲和母亲都是上班族,而且都是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因此,女儿竟然不想去工作是让他们怎么都无法接受的事情。

虽然也去找各种机构咨询过,但是事态仍然没能得到改善,所以后来父母亲也放弃了。而这对其本人来说,却是一件好事,至少暂时可以让自己的不安得到缓解。双方都不再去提“找工作”的事情,这才勉勉强强保持了“相安无事”的状态。

但是,进入三十岁以后,她的这种状态仍没有改变,把自己关在家里闭门不出的日子,不知何时才是个头。而情况出现转机,是因为她在某本书上读到了有关“发育障碍”的内容,于是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终于有一天,她拿出了勇气去联系了专门治疗发育障碍的机构,并且预约了咨询时间。

以拼死的决心走出家门,将自己苦恼的状况告诉给了该机构的专家。而接受她咨询的专家,也以想要接受治疗就必须要先进行各方面的检查为由,建议她到医疗机构就诊。于是,她便出现在了我这里。

经过发育状况的检查,以及对其本人性格特点的询问,发现她在个人能力方面确实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可以说她的确有“发育有偏差”的症状。但是,另一方面,她也有着很出色的个人才华。同时,我们还明确了另一件事情,那就是她之所以陷入“无法去工作”的状态,除了发育方面的问题外,还和她总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亲的期待,是个无能又没有出息的孩子”的想法有很大关系。与父母亲的关系很冷淡,感觉他们总是不能理解自己,所以一直很痛苦。但是,当对方想要来了解自己时,往往又演变成了一场争吵,因此只能维持表面的关系,让双方勉强得以平衡。

不管自己怎么努力,总是无法实现父母亲的期许,因此内心那种“不管做什么都没用”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在进入大学以前,还能用学习来证明自己有出息,从而感觉得到父母亲的认可;可是在找工作这件事上受挫,却让她完全失去了自信。不管做什么,最后总是不成功。自己这么没用,肯定也无法被他人认可,于是便陷入了这种“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甚至有一段时期还想过要“一死了之”。

在以这种状态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她也在梳理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发育方面的问题接受诊断,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个性,这样的过程也有助于其进行自我剖析。她逐渐明白了感到活着很痛苦的主要原因。这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懒惰”二字,而是必须要改变“自我否定”的想法。此外,我们也将当事者的性格特点与困惑的事情向她的父母亲做了说明,希望他们不要再在一旁加油或是鼓励,而是应从理解的角度出发,将此前“双方对抗的行为”转变为“对女儿的支持”,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亲对女儿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变化。

康复之路绝对不是一条坦途,但是这之后,她通过接受职业培训,也开始工作了。虽然最初的几个月,还是会抱怨如何如何难以适应,但是她原本就是一个责任感很强,学习能力也不差,同时个人能力也很突出的人,所以逐渐地就熟悉了自己的工作业务。而且她的工作也得到了经营者的认可,被提拔为正式员工,之后就一直在那里上班了。

而对“恋爱”“结婚”等这些她之前已完全放弃的事情,也逐渐开始抱以关心了。

恢复的关键在于“安全基地”

像这名女性一样,很多有轻度的发育问题,同时又经常经历“失败”和“被否定”的人,他们身上的“回避型”倾向会变得越来越明显。通过在发育方面接受准确的评估与诊断,往往会成为事态发生改变的转折点,不过这种转折点最终能否成立,主要还取决于当时的具体应对。因为,多数时候人们只关注到发育方面的问题,仅仅是进行了诊断便草草了事。但是,就像这个案例中所体现的那样,当事者虽然存在发育方面的问题,但是,让她变得暮气沉沉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父母亲的否定评价,让她对自己变得很失望,同时也丧失了自信。因此,改变父母亲对女儿的看法和应对方式,也是帮助其恢复状态不可缺少的一步。

而且,在我看来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她没有放弃向外界的求助,也没有将自己蜷缩到一个密闭空间里。要知道,对于“回避型”或者“恐惧·回避型依恋”的人来说,去依赖别人或者找他人咨询,都是很难做到的事情。结果常常是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动弹不得。像这名女性之前在家里蜗居了这么多年,应该就是这个原因。

不过,她能够主动给咨询机构打电话,主动找到我这里来,并将她所困惑的事情拿出来与人进行沟通,实属难得。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能让她在承受巨大的生活压力时,没有精神崩溃,在难题和困难接踵而至时,能够保持百折不挠。

这一点,就是我一直很重视的心理“安全基地”的作用所在,“安全基地”能否正常发挥作用,将决定一个人是变得坚强,还是变得懦弱。在这名女性的案例中,她的状态最终能够发生显著的变化,并不是因为她的发育问题得到了改善,而是因为在她的周围能够成为“安全基地”的人增加了,这样就让“安全基地”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才使她能够拿出勇气,勇敢地向前迈进。

当然,这与是否有发育方面的问题并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如果是那种对压力特别敏感、很容易产生孤立感等发育问题的人,对其发育问题的改善就很重要了。

所以,这名女性之所以变得很懦弱,陷入长达十几年的蜗居状态,并不在于她身上轻度的发育障碍,而是因为她与忙于工作同时又很严厉的父母亲之间,只能建立起淡薄且不稳定的依恋关系,而父母亲作为其“安全基地”并没有发挥出正常的作用。双方的关系,只有在她是优等生的时候,才勉强维持表面的平稳,当找工作受挫时,这种矛盾就一下子暴露出来了。父母亲越是想为女儿做些什么,就越是显得很生硬,而她也被逼得失去力气,甚至一度想“一死了之”。

因此,当父母亲能从女儿的角度思考之后,其“安全基地”的作用才能得以恢复,另外,再结识其他能够交心的人,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安全基地”的作用,所以事态才会一下子出现好转。而如果是将发育问题当作主要原因的话,这种障碍的状态将很难得到改善,同时也无法解释为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显著的转变。

不只是这名女性的案例,根据之前很多的临床经验也可以知道,如果当事者没有“安全基地”,或者“安全基地”没有正常发挥作用的话,仅解决其表面所呈现出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提升“安全基地”的作用,才能使事态得到改善。而且,即使是那些“回避型”的问题很严重的案例,这一道理也同样适用。

之前那个让自己蜗居八年之久的二十六岁男性,对其而言生活顾问就扮演了“安全基地”的重要角色,而且对他的治疗还得益于另一项重要的举措。那就是,他的父母亲是陪同其一起来咨询的,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改善父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帮助其实现共鸣式的应对。正因为如此,当父母亲一改此前阻碍式的应对方式,当事者本人的独立性才真正得以恢复。

正如这名男性反复提到的那样,母亲在自己人生中的存在感太强,他从来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愿,对于母亲的决定总是唯命是从。因此,必须首先改变这一点。我们给母亲也提出了建议,希望她不要再替他做决定,不要再为他做安排,更不能代为行事,而母亲也开始意识到,自己此前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对孩子的独立性所造成的威胁。

要想提升“安全基地”的作用、缓解当事者身上的压力、恢复其自我的独立性,父母亲自身态度的转变是不可或缺的。

自己做决定的重要性

就像这名男性所说的,要想从深陷的“回避”状态中摆脱出来,重新恢复独立性是至关重要的。换句话说,不能再由他人替自己做决定,必须亲自做才行。

如果不能的话,就意味着必须找个人来替自己去做。久而久之,除了会觉得“做事情”很麻烦外,也会认为“做决定”这件事也是一种麻烦,所以想要去逃避,这是“回避型人格”常见的思维模式。

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做到哪怕很小的事情,也要亲自做决定。我们之前所提到的两个案例,都是当事者自己在迷茫之后选择采取行动,这样才找到了改变事态的突破口。

自己做决定、自己去行动,像这样的事情哪怕做一次,都可以让人生开始发生变化。实际上,在到我这里来的群体中,那些主动想要做些什么来改变自己现状的人,与那些被迫前来的人相比,往往前者的状况会更快地得到改善。此外,还有一些人最初是被迫前来的,但是在咨询的过程中,本人也逐渐有了想要改善的意愿,所以之后变得愿意主动来接受治疗和辅导,并且真的让自己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总之,重要的是要尊重当事者自己做决定的想法,一味地强制反而只会产生反作用。

虽然,我也很能理解那种看到当事者不想工作,旁人总想做些什么的心情,但是即使你再怎么着急,他以前是什么状态,之后就还是什么状态,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其实这种时候,不论是作为亲人,还是周围的朋友,不如先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试着去改变对待当事者的方式。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我在自己的诊所以及网上的咨询顾问中心,都会先花大力气对当事者父母亲或其他家人进行心理辅导。不单单是对接触的方式进行指导,也会对亲人心理进行辅导,令人意外的是,随着亲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其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不知不觉间得到了改善,子女也变得愿意主动接受心理辅导了。

比起理想和期望来,更要学会抓住眼前的机会

当“回避型”的人不再拘泥于自己一直所抱有的远大理想和心愿,转而愿意去尝试出现在自己眼前的小机会时,往往也就是他们开始恢复正常状态的时候了。在此之前,这类人面对这样的机遇时,通常都会担心那并非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或者担心身上的负担会增加让自己很难办,或者是事情无法顺利开展,失败了的话会让自己很失望,等等,总之,就是一直只考虑不好的一面,结果总是一事无成。

但是,人的理想与心愿,也不可能突然一下子就实现。必须经过无数次“一小步”的积累,才能最终收获大的成功,而那种“一蹴而就”“一夜成名”式的成功是没有道理的。而且,就算万一这样的机会真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没有此前在迈出“一小步”的实践中所得到的锻炼,这样的机会肯定也是抓不住的。虽然理想无法实现,但是对于自己感觉有点意思的事情,或者虽然会增加自己的麻烦,但是能让自己接触到新鲜事物的事情,像这样的机会出现在身边时,也不妨去尝试尝试。

说到“机会”,还是得自己去努力寻找才对,可意外的是,大部分人却是“守株待兔”的状态。特别是对于“回避型”的人来说,主动地去推销自己或者掌握实现计划的特殊技能等,这些门槛未免都太高了,自己也真的是做不到。

其实,与其订立一个过高的目标,不如先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这样会更轻松些,而且结果往往也会很顺利。不要总想着远大的目标,先抓住身边的小机遇,让自己果断地去尝试。这将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吧。当时我刚刚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对于将来从事什么专业,研究什么领域等,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要一有闲暇时间就埋头写小说。对于现实生活也表现得非常漫不经心,毕竟那时才二十出头,感觉大半人生还没开始呢,所以只要自己能维持生活就可以了。当时,我希望自己写的小说能得个什么奖,然后一举成名,当然这个希望十分渺茫。结果,我既没有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作品,也没有因此获得什么知名度。

后来有一天,大学时的学长到我们医院兼职,他特意来找我聊天。据他说,有一位老师正在招募年轻的实验助理,问我有没有兴趣应聘。我问具体是做什么样的实验,他也不是很清楚,只说是用猫和老鼠来研究大脑什么的。说实话,这并没有特别吸引我。倒不是说我对作为精神现象基础的脑科学没有兴趣,只是我觉得利用动物来做实验,恐怕还是无法帮助了解清楚人类的心理结构。

但是,当时的我很想要打破自身的闭塞感,感觉自己需要接触新的变化和刺激。虽然,如果真的在工作之余,去做实验助理的话,会增加负担不说,连写小说的时间也没有了。那个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竟然就回答说“我想去试试”。

于是,学长很快将我的意向告诉了那位大学研究室的老师,第二天,那位老师便与我取得了联系。那是一个很强势的老师,但是事到如今“我想还是算了吧”这样的话,我可说不出口,在自己还有些犹犹豫豫的时候,我就已经要开始往老鼠的头里插入电极,进行记录神经细胞活动的研究工作了。连周末时间也都搭了进去,经常做实验到深夜。我对自己是如何陷入如此窘境的,也感到很迷惑。

但是,人生就是这样,总是会和自己预先所写的“剧本”有一些出入。开始研究后刚三个月,那位老师就升迁了,去担任某个很重要的职位。人事的话,就像打台球,一个球动了就会依次互相发生碰撞,让其他的球也动起来。老师升迁的结果,就是产生了一个空的职位。而关于这个位子,老师则推荐我去赴任。那是在少管所医疗院的一份工作。在此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单位存在。

人生的发展让人意想不到,于是我便一边在少管所医疗院上班,一边继续进行研究工作。而当时的我也没有意识到,这份工作将会改变我的命运。

那时距离著名的“神户事件”和“佐贺巴士劫持事件”的发生,还有四五年的时间。我所接触到的还是和以往一样的不良少年居多。所以,我的工作相对来说还算清闲。但是,我也开始渐渐地感觉到自己偶然邂逅的这份工作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在少管所医疗院工作的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要说到获得这份工作的“机会”,却是源于我的一次不经意的答复。所以,“人生的大门”你永远不知道会在哪里出现,又会通往何处。但至少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如果你一直对其视而不见,不愿意去开启它的话,你就永远哪儿也去不了。

如果总是拘泥于自己的理想,这样一旦感到有什么不对的话,自己的注意力就会只集中到这种违和感上,结果反而使自己一事无成,陷入“回避”的恶性循环之中。要想摆脱这种状态,应该不管怎样先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试着抓住一些身边的机会,哪怕是很不起眼的事情,也要去尝试,说不定就能因此给你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可能性。